浙江出臺院前醫療急救條例
建立健全院前醫療急救法律制度,推動全省院前醫療急救事業高質量發展
時間:2025-11-18
近日,《浙江省院前醫療急救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浙江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將于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條例》的出臺,旨在建立健全院前醫療急救法律制度,在法治軌道上推動浙江省院前醫療急救事業高質量發展。
《條例》明晰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的職責,理順急救中心、急救站和承擔院前醫療急救任務的其他醫療機構之間的權責關系,促進有關方面協同配合,確保院前醫療急救工作有效運行、有序發展。同時,《條例》堅持問題導向,從科學規劃布局急救站點、健全急救體系、完善急救管理、促進社會參與、加強保障措施等方面作了全面具體的規定,以“小切口”“小快靈”的立法方式解決院前醫療急救工作中存在的具體問題。
據了解,數智賦能也被寫入《條例》。浙江將持續深化院前醫療急救領域數字賦能,圍繞院前醫療急救關鍵環節,推進救護車到達前多跨協同場景應用開發,為患者爭取更多急救黃金時間;升級“浙里急救”平臺,推進信息共享,實現應急救援快速響應;健全院前醫療急救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等評價機制。
省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浙江已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布局合理、運行高效的省、市、縣三級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網絡,全省共建有74家急救中心(站),配備救護車2450輛。浙江加強自動體外除顫儀(AED)配備,2024年新增13 371臺,今年擬新增3000臺,人均AED配置數量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對生死線上的患者來說,第一目擊者的作用可能比急救醫生更關鍵。《條例》多措并舉,讓老百姓會救、愿救、敢救、能救,要求各級各類學校將急救知識和技能納入教學內容,鼓勵快遞企業等經營者對快遞、外賣、城市配送、保安等從業人員和機動車駕駛學員進行急救培訓。同時,還規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依法不承擔民事責任。
省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今年10月底,浙江已累計培訓救護持證人員518萬余名、達到戶籍人口的10.36%,處于全國領先水平。衛健部門與紅十字會加強聯動合作,助推急救更快速、更精準,現場成功施救的案例不斷涌現,今年已經超過250例。
浙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