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之愛的傳遞
時間:2025-11-17
“能完成此次造血干細胞捐獻,對我來說是一件驚喜的事情。”回憶起兩年前的捐獻,雪峰還感覺十分榮幸。從校園里的熱血青年到企業里的技術骨干,雪峰用自己的經歷寫下了一段溫暖的生命傳遞。
校園里的一次宣講,埋下了生命的種子。2008年年底,一場由紅十字會組織的造血干細胞捐獻宣傳活動深深打動了當時還在讀大學的雪峰。更重要的是,他意識到,原來自己可以通過這樣“簡單”的一種方式,挽救一個人的生命。
一次遺憾,一次重逢,初心未改。加入中華骨髓庫后的日子里,雪峰開始有意關注造血干細胞捐獻的相關新聞和科普知識,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完成捐獻幫助到別人。
2012年,這個愿望第一次有了回應。“那天我接到紅十字會的電話,說我和一個病人初篩匹配成功了。”雪峰沒有猶豫,立刻向公司請假,第二天就趕到市紅十字會填寫資料,并到醫院完成高分辨分型檢測。然而,最終的結果卻未能如愿。“當時真的挺遺憾的,感覺離幫助一個人就差那么一點點。”
但雪峰并未因此放棄。他依舊關注著相關信息,依舊保持著那份初心。
直到命運再次敲響了他的門——初篩匹配成功了。這一次,雪峰更加堅定。他再次第一時間答應捐獻,第二天一大早又一次前往醫院抽血進行高分辨配型,幸運的是,這次的高分辨分型檢測成功了。他順利通過體檢,進入捐獻流程。
在正式捐獻前,雪峰將自己的決定告訴了家人。起初,家人對此感到擔心,面對家人的關心,雪峰沒有急躁,而是耐心地向他們進行科普。聽完他的講解,家人終于放下心來,紛紛表示支持。捐獻當天,妻子全程陪同在他身邊,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從大學的無償獻血車到醫院的采集床,雪峰用十五年的光陰完成了一場跨越時空的生命對話。他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用兩次堅定的“我愿意”詮釋了平凡人的善良與擔當。正如他所說:“對我來說,這只是我人生中的一件小事,但對那個患者來說,可能是他整個生命的轉機。讓愛在善意中傳遞,為更多血液病患者點亮希望的燈。
來源:重慶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