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園融合 健康到家
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紅十字會探索基層人道服務新路徑
時間:2025-11-14
“以前做心電圖得往鎮衛生院跑,來回小半天,現在在家門口的衛生站就能做,太方便了!”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鄒塢鎮陳樓村村民拿著剛打印好的心電圖報告感慨。
近年來,區紅十字會以紅十字博愛衛生站建設為核心,創新推動與博愛家園項目深度融合,構建起集基本醫療、健康促進、人道關懷于一體的基層綜合服務體系,成功破解基層醫療供給不足難題,為鄉村振興注入健康動能。
區紅十字會堅持“需求導向、科學規劃、全域覆蓋”原則,聚焦基層醫療薄弱環節,累計在6個鎮街建成14處紅十字博愛衛生站,實現鎮街服務網絡全覆蓋。
鄒塢鎮陳樓村博愛衛生站便是其中之一。2023年,博愛衛生站結合紅十字項目建成后,400余平方米的新站點實現“四室分開”,讓周邊3000余名村民徹底告別了“看病遠”的困擾。該衛生站將博愛家園資源融入,實現功能互補,整合基礎醫療、人道救助等多元功能,真正打通了人道服務“最后一公里”。
立足群眾身邊的好鄰居、基礎醫療的好幫手、健康知識的好講堂、人道關懷的好窗口、應急響應的好前哨“五個好”功能定位,區紅十字會構建“政府主導、紅會牽頭、部門協同、社會參與、鎮街落地”的五位一體推進機制,形成“站園融合”特色發展路徑。
“我們通過‘博愛衛生站供專業支撐、博愛家園搭服務平臺’的聯動模式,實現了‘醫療在站內、關懷到家門’的良性互動。”副區長、區紅十字會會長周海燕介紹,這種模式不僅讓站點布局更優、服務更精,更收獲了群眾的廣泛認可。
博愛衛生站的醫務人員除開展日常診療外,每季度還會上門隨訪困難戶,宣傳救助政策、排查慢性病等服務,把關懷送到特殊群體心坎上。省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副會長金橋調研時給予肯定:“薛城的博愛衛生站真正做到了以百姓為中心,讓人道服務更溫馨便捷。”
區紅十字會高標準推進博愛衛生站建設,實現“八室獨立”,配備壁掛式全科診斷儀、自動體外除顫儀(AED)等先進設備,接入區域“心電一張網”和區級轉診平臺,構建“小病不出村、大病快轉診”診療格局。數據顯示,14個站點年接診人次從3.6萬增至6萬,增幅達67.1%。同時,依托博愛家園開展健康宣教、應急救護培訓、人道幫扶等活動,常態化傳播紅十字精神,開展志愿服務,讓健康理念扎根鄉村。
戴金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