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南北 博愛同行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助力新疆民族團結共筑健康家園
時間:2025-11-04
“長大后我想當警察,可以抓壞人,像他們一樣做偉大的人。”說這話時,家住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庫車市阿拉哈格鎮的艾力(本文涉及患兒均為化名)騎在心愛的自行車上,在自家院里種著葡萄的小花壇邊開心地繞著圈子,摔跤了也不愿停下。2023年5月,年僅6歲的艾力被確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在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天使之旅”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篩查救助行動幫助下,他接受了免費手術治療。如今,他不僅身體恢復健康,還有了對未來的設想。
2025年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10月21日,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啟動“天使之旅”新疆救助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實地回訪活動,召集社會監督員代表、愛心企業代表、媒體代表等組成工作組,先后探望了22位如艾力一樣曾經身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送上“新生”的禮物和祝福,用實際行動為自治區成立70周年獻禮。
“天使之旅”尋回健康和未來
在秋日暖陽的映照下,孩子們的笑容如花綻放。
艾力的自行車是爸爸的警察朋友贈送的,作為他恢復健康的禮物,也在他心中種下夢想的種子。腿腳不便,需拐杖助力行走的艾力爸爸有一個手寫的記賬本,上面用維吾爾語羅列著為給兒子治病,向朋友們借債的金額明細。“現在,這些外債早都還清了。”他驕傲地說:“因為給艾力治病是全免費的,包括交通食宿在內,一分都沒花。”
同樣有個“警察夢”的還有家住三師托云牧場場部的柯爾克孜族小朋友阿依,如今已是六年級小學生。她對2019年在“天使之旅”救助下與爸爸一起遠赴江蘇接受手術治療的記憶已經模糊了。對于未來,她的夢想是和爸爸一樣,做一名警察。
阿依的爸爸卻對女兒進入手術室的那一幕記憶猶新,至今想起還忍不住哽咽難言:“她一直哭,一直喊‘爸爸,爸爸,我不要去’,然后醫生關上手術室的門,一下子就沒聲音了……那一刻,我想起來就難受。”旁邊,沒有注意爸爸這些話語的阿依正和媽媽一起拆禮物、哄弟弟,毫無顧忌地笑鬧著。
健康是幸福的基石,更是民族團結的橋梁。“天使之旅”的每一次行動,不僅是對生命的守護,更是對美好未來的播種。
在庫車市上學的漢族孩子阿陽今年已經念初二了,在媽媽眼中,他上進、努力、有主見,是這個只有媽媽和兒子的兩口之家里當之無愧的精神支柱。兩年前,因一次感冒發熱持續未見好轉,阿陽被確診為先天性心臟病。幸運的是,他遇到了“天使之旅”,在項目的資助下完成了手術治療,重獲健康。
“知道他有心臟病時,我感覺天都塌了。我一個人靠打零工把他帶大,實在是受不了一點打擊。”阿陽媽媽心有余悸地回憶起手術室外數個小時的等待,“急得不行,又不知道該做什么,不停地胡思亂想。好在,都過去了”。
現在,阿陽最大的夢想是考上北京的大學,“以后要在北京買房,再把媽媽也接過去,過上更好的生活”。為此,曾經在學習方面“吊車尾”的他努力奮進,如今成績已在班級名列前茅,獲獎證書貼滿整面墻壁。
在“天使之旅”的幫助下解決了心臟的隱患,阿陽對未來的路有了堅定的信心,也有了持續努力奮進的動力。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家住比西巴格鄉其乃巴格村的維吾爾族男孩伊木,對于“未來到底要怎么走”的問題,他已經猶豫徘徊了數月。2019年,13歲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伊木在父親的陪伴下順利完成手術,并得到了包括醫保報銷后的手術治療費用、交通費用等相關費用的全額資助。至今,他還把當年和爸爸一起在外灘的留影擱在家中最醒目的位置。
2025年6月高三畢業,伊木考上了阿克蘇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卻因家庭經濟問題放棄入學,“爸媽身體不好,家里農活沒人干,學費生活費都湊不出來”。面對困境,已經19歲的伊木一度想憑借自己的努力扛起家庭的重擔。月前,他在庫車市一家火鍋店找到了一份傳菜員的工作。“本來老板承諾一個月工資有2500元,真正到手的工錢是2000元,只能勉強維持生活。”伊木對于未來愈發迷茫。
“學業還是要繼續的”“苦這幾年,畢業以后就是另一番天地”“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有助學項目,可以提交申請”“村里對大學生也有資助”……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工作組到訪時苦口婆心地輪番勸說,為伊木重新點亮了前行的燈。
為各族兒童護心暖心
喀什市疏附縣吾庫薩克鎮的17歲維吾爾族男孩麥麥提已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回訪工作組的視線中。2021年,身患復雜型先天性心臟病的他在“天使之旅”篩查行動中被列為“嚴重”,需緊急救治。“當時,他手指甲都是紫的,稍微走一下就喘得不行。幸好有你們,帶他去上海救回一條命。”媽媽帕提姑力一遍遍撫摸著兒子的臉,為著他臉上健康的紅潤和羞澀的笑容欣慰不已。
2022年7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組織醫療團隊和工作人員、媒體代表在喀什開展篩查回訪行動時第一次走進麥麥提家,麥麥提激動地跳起了以前因病不能盡情展示的新疆舞,表示歡迎。他一眼就認出了當時為他動手術的醫生,一向羞澀訥言的他緊緊抱住醫生,表達感謝。
日前,工作組再次走進麥麥提家,了解他近兩年的身體和生活狀況。初中畢業后,他入讀疏附縣技工學校,學習美容美發專業。在工作組的鼓勵聲中,麥麥提熟練地拿起梳子和剪刀,為日益蒼老的父親理發,展示著自己的收獲和進步。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天使之旅”已連續9年深入新疆,開展先心病患兒篩查和回訪行動,守護孩子們的“心”聲,為新疆各族兒童“心”健康護航,減輕患兒家庭經濟負擔。
2025年3月到5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攜手4組醫療專家志愿服務團隊,分赴和田、喀什、阿克蘇、克州、伊犁州、巴州、烏魯木齊、吐魯番、哈密等地開展“天使之旅——先心病患兒篩查救助行動”,共篩查6590名兒童,其中符合先心病手術指征的患兒1011人。
2024年3月22日至4月18日,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聯合6支醫療專家團隊深入新疆14個地州市37縣市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先心病患兒篩查及復查,共篩查6004名兒童,其中符合手術指征的患兒1056人。
自2017年起至今,在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的投入,以及艾默生、瑞幸咖啡、大鉦資本、支付寶平臺廣大愛心網友等社會力量的大力支持下,同樣的“天使之旅”先心病患兒篩查救助行動年年不斷,已累計為新疆3萬余名兒童進行先心病篩查,并為符合手術指征的3000余名患兒完成免費手術治療。
在這些孩子身上,“天使之旅”不僅治愈了身體的疾病,更賦予了他們重新追逐夢想的勇氣和力量,展現出生命轉折后煥發出的蓬勃生機。每一個被救助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個重燃希望的家庭。
已在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大學本科一年級就讀的阿妮因學業緊張無法與回訪的工作組面對面交流,她的媽媽特意請假在家守候工作組的到來。阿妮媽媽拉著工作人員的手連聲道謝,眼里泛著淚光:“2021年,她去上海做了手術,現在一切都好,學習非常努力。”她拿出手機,打開相冊,翻出女兒的照片,一張張講述著她的成長與變化。她哽咽道:“以前總擔心孩子走不遠,現在終于能放心了。”明亮的陽光通過屋頂天窗灑進來,正好落在女孩燦爛的笑容上。
同樣在“天使之旅”的幫助下重獲新生的還有來自齊滿鎮甬庫團結村的“熊貓血”女孩古麗。2019年,12歲的她因為血型特殊,手術面臨缺血難題,排期一拖再拖。直到一名同為“熊貓血”的上海大叔在無償獻血志愿者微信群里看到了古麗的求助信息,義無反顧為她獻血,手術才得以順利進行。古麗康復后,依然和大叔保持聯系。現已高三的她立志要考學去上海,再去看看與她“血脈相連”的大叔,用所學回饋那份跨越千里的善意。
從天山腳下到沙漠邊緣,從城鎮社區到鄉村小院,“天使之旅”的足跡遍布新疆各個角落,將健康的希望播撒在各族群眾心中,開出民族團結的花朵。
2024年9月,因在民族地區開展醫療救助等工作成效顯著,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榮譽稱號。
不斷延伸的健康之路
未來在望,健康之路仍在延伸,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在新疆的愛心腳步從未停歇。除“天使之旅”外,大病救助、基層衛生服務、校園青少年工作、應急救護和AED普及等,都在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關注之列。
“我們現在有了更好更大的房子和更多藥品和設備,還配備并學會了AED的使用,可以為村民提供更好的服務了。”10月24日下午,在阿拉哈格鎮孜格爾其村“博愛衛生站”值班的維吾爾族村醫阿依仙姆托合蒂(音譯)拿出了門診就診病人登記表。隨便翻開一頁,20余條村民就診記錄歷歷在目。高血壓、胃炎、慢性支氣管炎……這些慢性病的長期干預治療和患者管理是阿依仙最主要的職責。此外,她還能幫村民開展健康宣講、疫苗接種、日常保健等服務。
該衛生站于2024年11月竣工投入使用,由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聯合愛心企業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捐贈15萬元援建,是庫車市第一個博愛衛生站。項目建筑面積80平方米,設有診斷室、治療室、觀察室、藥房和值班室等區域,配備了170余種藥品和聽診器、血糖儀、AED等醫療器械,可為孜格爾其村3000余人和周邊4個村的村民提供就醫便利,進一步完善村級公共衛生服務體系。
村民茹克亞·米吉提說:“博愛衛生站的建設,讓我們這些‘老病號’在家門口就能看病,享受到最方便的就醫環境,真的非常感謝黨的好政策。”
如今,像孜格爾其村這樣的“博愛衛生站”已在新疆多地落地生根,成為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補充,有效提升了偏遠地區群眾就醫可及性與便利度。
此外,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還與多方合作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援疆健康項目。
2025年8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發起的“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公益項目——“2025健康中國行”走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院長蔡秀軍率專家團隊,通過義診和手術、學術交流等形式,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助力鄉村振興,讓邊疆群眾共享健康中國發展成果。
2025年3月6日,“三八”國際婦女節前夕,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愈她無限,精彩綻放”患者關愛公益活動在自治區人民醫院舉辦,活動通過醫患深入對話、健康科普、有獎知識競答等多種形式,引導乳腺癌患者科學認識疾病,倡導“更少時間做病人,更多時間做自己”的理念。
2024年9月,在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支持下,自治區紅十字會為34戶人體器官捐獻者在校子女共45人發放助學金12.8萬元,表達對捐獻者家庭的敬意和關懷。自2022年起,自治區紅十字會與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聯合開展“生命接力 新疆行動”器官捐獻者子女助學活動。至今,已發放助學金22.4萬元,惠及80人次。
2024年5月17日,由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攜手美敦力發起的“博愛青春·美力同心”校園健康行活動在喀什市第九中學舉行,為初一年級的同學開展安全教育公益課。
2018年至2025年,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攜手支付寶公益平臺愛心網友、騰訊公益平臺愛心網友、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莊臣有限公司等,為自治區和田地區、喀什地區、阿克蘇地區、吐魯番市、伊犁州、烏魯木齊市、克州、巴州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援建了34所“博愛校醫室”。
2022年底,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在新疆的11個5A級景區建起“紅十字救護站”,覆蓋天山大峽谷、天山天池、巴音布魯克、博斯騰湖等多個知名景區。救護站集醫療救護、應急救援、紅十字宣傳、救護培訓等多功能為一體,配有專業的醫護人員,可第一時間為突發急癥及遇到意外傷害的游客開展及時、專業的救治。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天使之旅”“博愛衛生站”“博愛校醫室”“紅十字救護站”等項目在新疆各地落地生根,不僅守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與健康,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更通過常態化培訓與志愿服務,將紅十字精神融入社會治理,助力構筑生命安全屏障,為健康中國建設注入持久動力,展現了民族團結共筑健康家園的生動圖景。
記者 賀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