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完成安裝8190臺AED
市衛生健康委聯合紅十字會“送訓上門”,培訓設備投放點人員并頒發紅十字救護員證
時間:2025-10-31
10月29日,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介紹,上海市、區衛生健康委協同推進《2025年在居民小區和重點公共場所增配7500臺自動式體外除顫器(AED)》為民辦實事項目。目前,全上海共完成安裝8190臺,提前超額完成上述項目工作任務。
根據近年數據顯示,上海每年約有2.8萬例院前心臟驟停事件,其中七成發生在居民社區。上述項目旨在讓更多民眾在社區內就能便捷地獲取到AED設備,在關鍵時刻為患者爭取寶貴的“黃金四分鐘”搶救時間,提高救治成功率。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表示,為實現AED配置后“有用、能用、會用、敢用”的目標,市醫療急救中心已申報建設上海“AED一張網”項目,探索構建覆蓋全市的AED一網統管平臺;同時積極推進電子地圖開發,盡快實現電子地圖功能的上線,功能接入“隨申辦”。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會同市紅十字會、各區衛生健康委、培訓機構,落實“送訓上門”,為設備投放點周邊人員、重點人群及社會公眾提供技能培訓,經考核合格后頒發紅十字救護員證。截至10月10日,全上海完成為民辦實事增配AED項目配套培訓83 775人次。
10月10日上午,楊行鎮康橋水都居民區活動室一位七旬老伯突發心臟驟停。該居民區黨總支副書記吳佳在同事幫助下,立即使用周邊配置的AED對老人實施除顫急救與心肺復蘇。經過及時的救助以及120及時轉診,患者情況終于趨于平穩,逐漸恢復了自主心跳,隨后被送往附近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
據悉,今年浦東新區重點推進落實1000人以上人口規模的居民小區配置AED,迄今已完成1500臺AED的配置,浦東新區AED配置水平達到50臺/10萬人,完成1000人以上居民小區全覆蓋。
據介紹,浦東新區在設備運維和技能培訓方面已形成閉環管理機制。在運維方面,該區建立“每日自檢+每周巡檢+季度維保隔日巡檢,每周點檢,季度維?!敝贫?,再由小區物業指定專人負責日常檢查每日自檢,確保電池電量充足、電極片在有效期內,發生急救事件時AED可用。浦東新區衛生健康委聯合各街鎮紅十字會落實“送訓上門”服務,按配置AED與救護員1:10的比例,做好AED投放周邊區域人員、重點人群及社會公眾的技能培訓。據統計,浦東新區已完成15 000名應急救護員的培訓工作。
浦東新區衛生健康委已制定了《浦東新區AED配置三年計劃》,將逐步有序推進AED配置工作,計劃2026年新增1400臺AED,年底前配置超過75臺/10萬人,重點推進落實1000人以下人口規模的居民小區配置AED;2027年新增900臺AED,年底前配置超過100臺/10萬人,重點推進落實2000人以上人口小區,提升社會整體急救能力,降低心源性猝死率,構建生命安全保障網絡。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