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生命從容謝幕
——記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安寧療護紅十字志愿服務項目
時間:2025-10-10
近日,在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安寧療護中心,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療愈活動正在進行。空靈鼓通過其獨特的頻率與節奏,舒緩患者的緊張情緒,減輕疼痛,并提供心理慰藉。清脆的音符如同療愈的魔法,輕輕環繞著病房中的每一位患者。療愈師的雙手在鼓面上輕盈躍動,編織出一曲曲動人的旋律,緩緩淌入患者心靈深處。
一位患者動情地說:“每當鼓聲響起,我的心便逐漸平靜下來,甚至感覺身上的疼痛都減輕了許多。”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為安寧療護開辟了新的方向。
用心設計:感悟人生“四道”
念安知寧,一念之處是安寧。山一大三附院安寧療護工作已開展十余年,2012年開始開展這項工作,2015年組建安寧療護團隊,2023年籌建改造安寧療護中心。2024年成立山東紅十字山一大三附院安寧療護志愿服務隊,團隊注冊隊員超80人,匯聚社會工作師、心理咨詢師、醫護人員、愛心人士、大學生及患者家屬,以多元專業力量,為安寧療護事業注入溫暖。2025年3月17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安寧療護中心正式開科。
“安寧療護,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臨終關懷。它是為疾病終末期或老年人在臨終前提供身體、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關懷等服務,控制痛苦和不適癥狀,提高生命質量,幫助患者舒適、安詳、有尊嚴地離世……”安寧療護中心主任龐敏說,“安寧療護并不是放棄治療,而是對沒有治愈希望的病患進行積極而非消極的照顧,對疼痛等其他癥狀進行控制,盡可能將病人和家屬的生活品質提升到最佳程度。”
走進安寧療護中心,溫馨的病房區按照“春”“夏”“秋”“冬”分成4個區,病房分別叫作春祺、夏安、秋綏、冬禧……
“這樣命名,是為了營造珍惜時光、享受當下的生活氛圍。”山一大三附院腫瘤內科首席專家盛立軍說。為了讓患者臨終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中心還會運用音樂和芳香療法,營造舒適的生活環境。
盛立軍把安寧療護總結成“三善”“四道”“五福”。“三善”是指逝者善終、生者善別、觀者善生;“四道”是指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五福”是指長壽、福貴、康寧、好德、善終。通過“我的5個愿望”等,安寧療護團隊成員會引導患者進行“生前預囑”,在臨終期滿足其心愿,將“三善”“四道”“五福”人道理念融入其最后的生命時光中。
家庭會議是安寧療護服務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醫生、護士、社工師、心理咨詢師、志愿者、家屬以及其他親近的人坐在一起,會議的目的是讓患者周圍的人做好思想準備,接受生死教育,感悟“人生四道”,讓陪護他的人知道怎樣善待生命,做到生死兩相安,讓生命的謝幕能夠溫暖一些。
安寧療護中心的關懷室是一間有著星空屋頂的溫馨小屋,“都說人死后會變成星星,往生者告別世界的時候,家屬在這里沉淀哀思,和親人作最后的告別。”社工師李霞說。
貼心陪護:讓生命體面謝幕
唯有愛能超越生死,生命教育的本質其實是愛的教育。人生是一個圓,死亡是到達終點,亦是回到起點。“讓逝者善終,有尊嚴地‘謝幕’;讓生者善別,撫慰家屬哀傷,助其能回歸正常生活;也要讓觀者善生,周圍的人能重新認識生命的價值,善待生命。這就是安寧療護的核心意義。”龐敏說。
有一位肺癌患者特別喜歡畫畫,他把畢生的心血都傾注到了畫畫上,一輩子沒有成家,在生命彌留之際,他唯一的心愿就是能舉辦一場屬于自己的畫展。志愿者得知后,悄悄為他籌備:在病房這個特殊的小空間里,一幅幅畫作被精心掛起,成了他專屬的展廳。當眾人圍在畫前靜靜欣賞時,他望著自己筆下的世界,眼中滿是欣慰,緩緩閉上了雙眼。
還有一位與漸凍癥抗爭了兩年的韓大爺,生命最后階段連吃喝都做不到,即便在輸液,他仍常喊口渴難耐,志愿者韓暢每次進行服務時,都會試著用棉簽蘸水,一滴一滴喂給他,他笑著說:“這水好甜,從來沒喝過這么甜的水。”
韓暢心里也很甜,她說:“這些微小的幫助,不就是對生命最真切的關心嗎?韓大爺常跟我們說,‘你們是在做真正尊重生命的事,功德無量,意義重大。’”韓大爺離世后,她的兩個女兒帶著鮮花、巧克力來安寧療護中心表達感謝。父親安詳離世,子女毫無遺憾,她們希望能加入志愿者隊伍,為安寧療護事業盡一份力。
“我們的改善目標,希望憑志愿力量,讓患者生活質量更高一些、家屬痛苦更少一些、安寧療護理念傳得更遠一些。”安寧療護中心護士長李玉貞說。
志愿者跟安寧療護的醫護人員一起編排情景劇兩部,目前正在編排第三部情景劇。
創新亮點:“專業引領+志愿賦能”
安寧療護紅十字志愿服務項目的創新亮點是“專業引領+志愿賦能”,構建了“社工師+心理咨詢師”雙專業支撐,“1+N”的志愿者培養體系,服務延伸到預臨終、臨終及喪親階段,形成全周期閉環服務。
從社會援助來看,志愿者既能補充人力、分擔醫護非醫療工作,也能給予患者及家屬情感支持,志愿服務如同一條紐帶,緊密聯系患者、家屬和社會,讓患者感受外界溫暖。
通過“四進活動”,讓安寧理念走進校園、鄉村、社區與家庭;邀請專家開展培訓,包括溝通技巧、倫理規范、芳香呵護等內容。在社工師、心理咨詢師共同引領下,開展了病房演唱會、洗頭服務、空靈鼓療愈等,通過生命教育、哀傷輔導等,真正實現逝者善終、生者善別、觀者善生。
安寧療護志愿服務行動,是“人道、博愛、奉獻”紅十字精神的生動實踐。志愿者用專業知識助患者體面離世,踐行“人道”;做紐帶傳關愛、普理念,契合“博愛”;以志愿服務填服務空白、傳安寧知識,彰顯“奉獻”,讓紅十字精神溫暖生命最后一程。
“安寧療護紅十字志愿服務項目不僅能夠為患者提供專業的醫療照護,還注重從細節上體現對患者生命和尊嚴的尊重,希望有更多人關注、支持安寧療護事業,讓每一個生命在愛與關懷中走完最后一程。”山東省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白同禹說。
張春中 李玉貞